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

任溶溶:把孩子从小“骗”到老

时间:2025-07-26作者:admin浏览:

摘要:欧陆注册 2022年9月22日,小朋友们的大朋友任溶溶爷爷走了。5月19日,他刚刚度过了百岁寿辰。 说来也巧,半月前的9月8日,同事陈博士咨询笔者,除了课本,三年级孩子读谁的书好呢

  欧陆注册2022年9月22日,小朋友们的大朋友任溶溶爷爷走了。5月19日,他刚刚度过了百岁寿辰。

  说来也巧,半月前的9月8日,同事陈博士咨询笔者,除了课本,三年级孩子读谁的书好呢,笔者不假思索,说出了“任溶溶”三字,并赠送一篇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的“暑假征文”——

  暑假我读了《夏洛的网》,是美国作家怀特写的,任溶溶爷爷翻译。这本书写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的友谊,为好朋友献出生命的那种友谊。

  故事开头,是主人阿拉布尔先生拿着斧子,要杀一只小猪。猪妈妈生了好多小猪,有一只又瘦又小,脚还瘸了,很难养活,不如杀掉。八岁的女儿弗恩哭着求情:“我也又瘦又小,难道也应该被杀掉?”爸爸心疼女儿,没有杀小猪。

  可小猪很孤独,因为没有朋友。这时候,蜘蛛夏洛出现了。它俩天天谈心,谁也不愿意离开谁。圣诞节,来了坏消息,小猪要被杀掉做成火腿。夏洛的智慧救了小猪。它在网上织了三个大字:“王牌猪”!后来又织了“了不起”和“光彩照人”,大家都想看看神奇的猪究竟长什么样——主人不能再杀它了。

  一年又一年,小猪不再寂寞。但是,没有谁能够代替夏洛。它是最忠实的朋友,至死不渝,这样的友谊太难得了。

  夏洛临死前对小猪说:“我为你结网,因为我喜欢你。再说,生命到底是什么啊?我们出生,我们活上一阵子,我们死去。一只蜘蛛,一生只忙着捉苍蝇是毫无意义的,通过帮助你,或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。谁都知道,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
  当孩子们体味着“童话是写给大人的”而长大的时候,任爷爷可以安详地闭上眼睛了。因为他多次说过:“儿童文学作家最快活的是:当小孩子很小的时候,爱读你的作品……等到他长大后还是觉得你的作品是有艺术价值的,思想是好的,能给他帮助的。”

  连续几年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弟子讲文艺美学,笔者多次以任溶溶为例,不少弟子去借、去买他的作品。现在,笔者三天内在旧书网买了十几本任溶溶的旧作与译文。

  任溶溶先生有不少有口皆碑的创作,例如《爸爸的老师》《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》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——这是娃娃世界里的《差不多先生传》,然而,真正让老少读者牢牢记住的,仍然是他的翻译。

  任先生1923年生于上海,1942年开始文学翻译,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(今华东师大)中文系,该年翻译了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,从此一发难收,成了终身事业。

  他不仅英语上佳,俄、意、日等多种文字均谙熟,2012年,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“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”。

  谈及“翻译是一种再创作”,他说:“我发现马尔夏克(俄罗斯翻译家)翻译罗大里(意大利儿童文学家)的诗,比罗大里自己写的诗更好,这对我很有启发。外国人对待翻译诗,不仅是儿童诗,好像是很尊敬译者的。因为翻译一首诗有很大的创作空间,跟散文不同。翻译儿童诗有很多问题,要押韵,有韵律,需要用本国的语言来翻译外国的作品。所以马尔夏克翻译的作品,简直成了他自己的作品。罗大里的儿童诗,将来假使出译本,我一定两者都摆出来比较。”

  所以,“意译”也罢,“直译”也罢,“硬译”也罢,真正做到“信达雅”——尤其是与原著风格一致,谈何容易。培根《论读书》十几种译本,王佐良译文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使人善辩。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”既出,不胫而走,横扫千军。恩师刘炳善199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演讲时举例,说自己翻译威廉·赫兹利特的《论青年不朽之感》里的一段话,字对字译出几乎不知所云,后来从《红楼梦》里小丫头嬉闹的场面得到启发,译为:“人到老年,性情变得脆弱,又爱埋三怨四,但见‘世事转烛,无非空虚二字’,而且这时欲望又高又多,脾气又怪又躁,似乎天堂、人间加在一起也无法叫他满意!”——真的成了“中国话”。而刘老师“细察原意,熔铸新词”的原则,与任溶溶先生不谋而合。无论是《木偶奇遇记》《洋葱头历险记》还是《夏洛的网》《俄罗斯民间故事》,任先生的译文,总是用地道的中文娓娓道来、通畅易懂,紧咬住原作的精气神,又与汉语的规范化严丝合缝。例如《伊索寓言·狗和母猪》,只有两句话:“狗和母猪争论,都说自己的孩子生过任何动物的孩子。最后母猪说:‘反正我的孩子生下来就看得见,你的孩子生下来时是瞎的。’”此等过目成诵的口语,至今仍然给老少读者幽默的启迪。

  1909年,鲁迅与周作人在东京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译作《域外小说集》,虽然谦称自己的“直译”“诘屈聱牙”,但是,其殷切渴望“异域文术新宗,自此始入华土”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此处的“攻”并非“攻打”,而是“琢磨”。可以说,任溶溶“中国气派”的“意译”之法,是把“异域”融入了“华土”的成功的尝试——我们也将按照任先生的示范继续努力。他的儿童诗的翻译——保留原诗的内容、结构、意境、格律而使之“中国化”,亦为小读者喜闻乐见。

  任溶溶先生驭鹤,其出生地上海的媒体出标题: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之父任溶溶去世。导语是:“他是童心永驻的快乐‘老顽童’,也是‘没头脑’和‘不高兴’之父。他翻译了《夏洛的网》《安徒生童话》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,总字数逾千万字,被誉为‘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先驱者’”。

  谈及80年的创作、翻译历程,任溶溶说:“到现在为止,我翻译了多少书,连我自己都不知道,至少有300种。”“最早启发我搞儿童文学的,我恐怕要感谢迪士尼,因为迪士尼那些书的插图特别漂亮,我又喜欢图画,所以我就这么搞下去了。”“现在想想,我好像天生就是适合搞儿童文学……我小时候的脾气就是一个大快活的人,我的个性到现在还是这样,大大咧咧,糊里糊涂,即使碰到很大的事情,我就是这么糊里糊涂地过来。”“我小时候最爱的书,现在想起来就是《济公传》。我对济公传特别喜欢,因为这个人本领大,滑稽,专门捉弄坏人。我还喜欢看《七侠五义》《小五义》等武侠小说。”“我写儿童诗,很多的创作都在写小时候的自己。我有一本小本子,专门把我想到的有趣的东西通通记下来。我的儿童诗不是凭空捏造的,里面有一大部分是我童年有趣的事情,也有一些是我孩子的有趣的事情。”

  一个人最为快乐的事情,就是“命运与责任的重叠”即“为所欲为”。任先生是幸运的,他活了一百岁绝非偶然,因为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不高兴,因为他的心就是孩子的世界。

  崇尚“自然教育”的卢梭说:“我认为,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,而且,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。如果可能的话,我希望他本人就是孩子,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,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。”邓拓先生有一方印,刻“赤子之心不可无”,此之谓也。所以,用童话“骗”小孩一时是故事会,“骗”大孩一世才是艺术家。

  笔者却由此想到了“为孩子写什么”的话题。看看孩子们正在看的动画片,《小猪佩奇》《海底小纵队》《超级飞侠》……娃娃们趋之若鹜的多半还是来自“域外”——笔者也不大乐意让娃娃总是学习打打杀杀的光头强——这就提出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:优秀的作家,要像任溶溶那样,拿起自己的笔,写点孩子们渴望的东西。查上海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《20世纪儿童文系列·百年诗歌精品》,看看目录大吃一惊:儿歌作家是梁启超、黄遵宪、李叔同、鲁迅、胡适、李大钊、刘半农、刘大白、闻一多、朱自清、郭沫若、冯雪峰、俞平伯……“长亭外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是李叔同先生1914年填词;“排排坐,吃果果”是历史学家顾颉刚1922年的作品。

  我们至今有诸多作家、艺术家始终怀揣赤子之心,如今需要赓续“五四”遗风,继承任溶溶先生的事业了。

  鲁迅说:“看十来岁的孩子,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。”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晚年放弃所有遗产,去做小学教师。不论其成功与否,至少其格局是宏大的,目光是敏锐的。

 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,广东鹤山人,1927年随父母离开上海,回到广州老宅,一待就是10年。所以,看着他1935年读小学之际的“小老广”的照片,笔者想到的仍然是鹤山的古劳水乡,因赋挽联曰——

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: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:

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

销售热线:

联 系 人:

娱乐网址:

集团邮箱:

友情链接 :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